1) 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由文字和图案两部分构成,其基本含义是中国人民防空。文字“CCAD”是英文 Chinese Civil Air Defence(中国人民防空)的缩写。图案的金黄色外框为人民防空工程图形,象征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任务和宗旨,即人民防空通过采用工程掩蔽等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及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金黄色长城图形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寓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的地下长城。绿色橄榄枝象征和平与安宁。蓝色三角形和橙色背景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确定的民防国际通用标志的主体,象征中国人民防空与国际民防的接轨。 2)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彩虹寓意着美好、和谐的生活。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共同参与防灾减灾。“5·12”代表每年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答:人民防空是政府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后果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它同要地防空、野战防空共同组成国土防空体系,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 台风的源地,是指经常发生台风的海区。全球台风主要发生于8个海区。其中北半球有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5个海区,而南半球有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东部3个海区。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源地又分三个相对集中区:菲律宾以东的洋面;关岛附近洋面和南海中北部。在南海形成的台风,对我国华南一带影响重大。 从全球台风总数的百分率的区域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大洋西部发生的台风比大洋东部发生的台风多,其中以西北太平洋海区为最多(占36%以上),而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至今尚未发现有台风生成。台风大多数发生在南、北纬度的5°~20°,尤其是在10°~20°发生了65%。而在20°以外的较高纬度发生的台风只占13%,发生在5°以内赤道附近的台风极少。 台风能量(tsphoon energy):台风中水汽凝结释放出来维持台风环流的能量。台风涡旋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其中水汽上升凝结所释放的潜热。一些计算表明,在一个中等强度的台风中,每天放出的热量约为:2.0一6.0X1019J这相当于16X1012kw•h/d。科学家曾估算,一个中等强度的台风所释放台风的能量相当于几颗或上百个氢弹或10亿吨黄色炸药所释放能量的总和。 据统计,从1947年至1980年全球十种主要自然灾害中,由台风造成的死亡人数为49.9万人,占全球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41%,比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45万人)还多。 4) 史上最强台风、建国以来登陆祖国大陆的最强台风和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台风分别是什么? 史上最强台风:1979年10月光顾日本的台风泰培(Typhoon Tip)是有 确切纪录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第二大是台风桑美),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台风的环流半径创纪录地达到了1,350mile(相当于2,170km ),几乎可以覆盖大半个美国本土,而它的达到台风强度的风暴圈半径也达到了675mile(相当于1,085km)。其中心风力最高达到了305km/h(85m/s)。创下了历史纪录,至今仍无热带气旋能够打破。110人死亡、5人失踪、543人受伤;139栋房屋倒塌。 20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于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2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7级(68米/秒),超过了1956年8月1日午夜登陆象山石浦的5612号超强台风(66m/s),相当于美国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桑美”在马利安那群岛、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台湾省总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苍南县共倒塌房屋66210间,直接经济损失91.24亿元,因灾死亡153人。 197503号NINA超强台风,其最大风速250km/h。1975年8月4日,该年度中国内地第3号台风(“7503号”台风)在福建晋江登陆。台风没有像通常那样在陆地上迅速消失,却以罕见的强力,越江西,穿湖南,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直接制造了河南驻马店“75·8”特大洪水灾害。据披露,因灾直接死亡人数在17人。 浙江省气象专家陈宏义认为,这与苍南县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登陆地基本集中在苍南县霞关镇和金乡镇,从地理上看,这两个镇从陆地向海外微凸,霞关镇位于浙闽交界处,向手一样伸向大海,护住了福建的沙埕港,往往成为台风最先接触到的地方。” 陈宏义说,浙江省台州的石塘、坎门,宁波的象山石浦,也像霞关和金乡一样具有这样的地理特征,所以台风登陆也比较多。陈宏义分析认为,台风偏爱登陆苍南县的另外一个原因与苍南纬度不高有关。苍南陆地界于东经120°7-121°071,北纬27°06-27°361 ,“纬度越高的地区,台风登陆相对较少,历史上,极个别的台风登陆山东、江苏、上海,登陆浙江北部的台风也是少数,新中国成立以来总共只有5个。” 中国台风博物馆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哪个平台可以看世界杯预选赛位于以无风三尺浪和“浙江抗台第一坝闻名的岱山拷门大坝旁,是一座集科普、科研和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馆内除了以图片、实物宣传演示台风外,还特设了台风观赏专席。台风季节,游客可在馆内隔着落地玻璃观赏台风到来时的惊涛骇浪。博物馆内安装的电子眼还能将台风的实时图像通过光缆直接发送到当地抗灾指挥部,为后方指挥抗台提供最准确的依据。 强台风过后不久,一定要在房子里或原先的藏身处待着不动。撤离人员不要急着回家,最好等居住地宣布安全以后,再返回家园。不要忘记清运垃坡,落叶、淤泥、生活垃圾等,应第一时间进行清理,以预防滋生各种疫病。不要购买可疑食物,清洗蔬菜和瓜果要用清水浸泡半小时以上,淹死的禽畜和死鱼绝对不能吃。不要忘记灾后防疫,家里的饮用水如受到污染,要进行消毒。注意饮水卫生,喝开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防止皮肤直接接触疫水。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如有外出要穿胶鞋。不要乱接断落电线,与电线断落点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及时向供电部门报告。 雷电损害有多种手段。根据科学家多年的研究总结,雷电危害大致有三种主要手段:一是直接雷击,二是间接雷击,三是球形雷击。 直接雷击就是雷电发生时所产生的几万至几十万安培的瞬间电流,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或设备等地面物体,造成电击现象。间接雷击就是雷电发生时所产生的高安培瞬间电流,以电脉冲的形式作用于物体,造成电击现象。球形雷击就是雷电发生时所产生的巨大安培的瞬间电流,形成一种球形火球,从门、窗、烟囱等通道闯进人们的房屋里实施破坏,制造灾祸。 如果我们正好在房屋里遇到雷电来临时,首先要把门窗关闭好;其次是要关闭所有的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电话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并拔掉电源线。不要靠近从室外通向室内的电源、通信线路和金属管道。最后还要特别提醒大家,在雷雨天气不要洗澡,尤其是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湿度显著下降,并伴有一定风力,.蒸腾加剧,根系吸水不及,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秕粒严重甚至枯萎死亡。我国的华北、西北和黄淮地区春末夏初期间都有出现。一般分为高温低湿和雨后热枯两种类型,均以高温危害为主。 出现干热风天气时,长时间在户外劳作的农民朋友要注意预防中暑,注意补充水分,必要时应准备一些防暑降温药品。同时,由于气温高时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感到疲劳,所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使身体得到放松,预防中暑。 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办法。雾可以分为两种:雾区温度高于0℃的暖雾和低于0℃的过冷雾。目前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1)加热法。对小范围区域雾区如机场跑道等,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2)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质粒作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在凝结核上凝结长成大水滴,雾滴蒸发并在大水滴上凝结,使雾消失;( 3)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一天的降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倾盆大雨”应该是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了。世界上日降水量最大的地方出现在非洲汪尼留岛上,日降水量为1870毫米,出现在1952年3月16日。这么大的降雨,如果落在平地上并且不流走,也不渗入地下,那么地面积水就可深达1.87米,超过正常人的身高。倾盆大雨会造成山洪、江河溃决、淹没土地等险情,发生洪涝灾害。 很多人对“百年一遇”的洪水年年遇感到很不理解。那么,要理解为什么“百年一遇”的洪水会年年遇,我们首先搞清楚什么叫“百年一遇”。所谓“百年一遇” 并非就一定是每一百年才能遇到一次,而是该地区出现这种洪水的概率是1%。“百年一遇”的洪水,平均来说应该是一百年出现一次,但是,实际上也有可能在几年的过程中就连续出现。特别是在当前由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过量,导致气候异常、极端气候增加的情况下,不管是洪水还是干旱,百年一遇的极端气候出现的几率,肯定会大幅度增加。 除了气候变化的原因,“百年一遇”年年遇的情况也与我们国家的地大物博有关。我国境内有成千上万条河流,因此,按照概率估计我国境内的所有河流每年发生上百次“百年一遇”的洪水都是很正常的。所以,从全国来看,不仅“百年一遇”的洪水,就是千年一遇的洪水年年遇也并非不可能。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否认,所谓“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甚至“万年一遇”在某种场合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容的词汇。当然,现实当中很多“百年一遇”的说法,其实未必就是一种科学的表述,而不过仅仅是一个形容词。这些恐怕就是为什么我们“百年一遇”的灾害,常常会年年遇的原因。 2013年余姚洪水的确是百年一遇,洪水超出城市防洪标准,最高水位达5.33米。余姚市良江整治工程自2005年完成后城区防洪标准仅仅提高到50年一遇,因此余姚市无法承受,导致70%以上城区受淹。 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会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形成城市内涝。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 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是造成内涝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一些城市排水管网管道老化,排水标准低。有的地方排水设施不健全、不完善。另外,城市大量的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渗透性不好,雨水不能入渗,也容易形成这些路面的积水。 但内涝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化形成的城市病。自然绿地减少,原本雨水可以被绿地吸收渗透,但是城市的道路、广场等不透水表面太多,以致雨水无法渗透,水循环被破坏导致内涝。 泥石流,顾名思义就是泥土和石头的流体。可是一般人对泥石流的概念仅限于含有大量泥浆的粘稠物体。其实从物质的组成上讲,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其中水石流,就主要是石头。这种泥石流是没有泥土的,这和发生泥石流地区的土壤构成有关。这种水石流的危害比一般泥石流的危害更大。 2010年9月21日,受台风“凡亚比”的影响,广东省信宜市的一个矿山遇到了罕见的强降雨。大量的沙石以及河沟两岸的破碎岩石块被冲到沟底,直接导致尾矿库决口,形成了巨大的水石流,淹没了矿山脚下的一个村庄,冲垮了大半个村庄的房屋,造成5人丧生。 躲避泥石流时要做到:(1)人员要尽快撤离,不要贪恋财物;( 2)迅速向沟谷两侧山坡撤离,严禁沿沟谷流动的上下方向逃离,同时注意避开沟岸两侧的小型危岩崩塌或滑坡地带;(3)在泥石流易发区大暴雨时要选择安全地带停留,无论沟谷是否发生过泥石流,都要严禁在沟内、沟口地带停留。 遇到滑坡应该迅速撤离到安全的避难场地。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切忌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随滑坡滚动。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同时要昕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跑不出去时应躲在坚实的障碍物下。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区的水土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文历史也就随之而改变,而生活在一起的人,性格也会很相似。所以一块地方的人都差不多。不同的自然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状况,这主要是由当地水土等所含的一些元素的分布来控制的。一种元素的过多或者缺失都会造成这个地域的人身体状况的不良反应,也就是地方病的根源。 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导致地质构造的改变,水土流动等,改变这个地区的元素含量,进而引发地方病。因此防止地方病,应该适量补充或者控制元素含量的摄入,使之能刚好达到是人体所需的含量。 只有治理和保护环境并举,才能防治地方病。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当某一地区一个较大地震临近发生时,其地表和地下的一些物理化学因素就会发生超常变化,如地声、地温、振动波、电磁波、水中的化学成分等,这些因素的超常变化,就会刺激某些动物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器官,更由于某些动物的神经感知器官要比人类的某些神经感知器官灵敏的多,因此,当地震活动增强而引起自然界中的诸多物理化学因素发生改变时,某些动物就会本能地做出反应。 分成两组,每组50只,把其中一组鸽子腿上的振动感觉神经切除掉,另一组不施行切除。在一次大于4级地震前,其结果是,没有被切除振动感觉神经的鸽子都不同程度表现出惊恐不安的样子来,而被切除振动感觉神经的鸽子却都安静如常。 地震来了,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往外跑。其实往外跑并不是都适用于地震中自救的。 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微动,先于强震动12秒钟左右,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这些临震异常现象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仅仅12秒,所以除非你离安全出口或者大门很近,而且也确定门外是比较空旷的地方,这样的话可直接往外跑。如果住在高层的居民,在遇到地震时千万不要向外跑,因为只要楼的整体结构没被毁坏,在楼内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这时候如果跑出去就很容易被落下的异物砸到。首先应该做的是找个最安全的角落躲起来。一定要等震动结束了,再想方法撤离。 190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6级以上的地震共800多次,分布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但只有三个地区除外,就是贵州省、浙江省和香港。从构造板块理论来讲,浙江不在地震断裂带里,浙江全省范围内发生地震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至于地震带会不会扩大延长,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毕竟目前人类对地震的认识是很不全面的,只能从宏观的角度用板块理论来解释地震,并不能从具体的机理上分析地震成因,更不能对地震带的变化作出详细的分析。 浙江如果发生地震,一般集中在浙南地区。据有文字记载的资料统计表明,浙江历史上共发生过破坏性地震11起,其中有4起在温州,分别为1813年10月17日在温州发生4.8级地震、1960年7月21日在平阳南麂海域发生5.0级地震以及1926年6月29日在浙闽交界以东海域发生的5.3级地震,最严重的是2006年2月4日4时47分起,温州市泰顺县包洋、新浦、联云等乡镇与文成县珊溪水库库周乡镇连续发生地震。此次地震持续时间较长、频率高、影响面广。特别是发生在2月9日凌晨3时24分的4.6级地震,全县36个乡镇均有震感。地震造成文成县受损房屋52908间,影响17320户、62669人,造成经济损失近1.7亿元。 答:如果可以自救,则扒开掩埋物,使身体脱出,摆脱困境;如果无法自行脱困,争取寻找或扩大可呼吸的空间;若已骨折,不要轻易移动,应等待救援。 科学家认为,风暴潮有正负之分,正的可引起海平面上升,负的则能引起海平面下降。新西兰《先驱报》报道说,遥控观测结果显示,2002年7月南太平洋海平面下降了大约0.5米,出现了“负风暴潮”。 该新闻媒体引用新西兰国家水文大气研究所科学家的话说,这有可能是第一次观测到的南太平洋的“负风暴潮”,而且覆盖范围巨大,似乎要“吸光新西兰的海水”。 一名研究人员说,像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正风暴潮”一样,“负风暴潮”带来的也是灾难。他说“迄今我们还没听说任何船只遇难,但如果船只低潮时在浅水区航行,灾难就很可能发生,因为水深比海图标明的低了半米。” 研究人员在这之前并没有注意到南太平洋的“负风暴潮”。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南太平洋一系列强烈风暴导致的副产品。 美国的研究人员曾表示,有8层楼房高的海浪曾被视为海上的民间传说,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在离北海海域一个石油钻井平台不远的海面上发现这种“怪物”。 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神秘的恶魔?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一套计算机模型模拟了一个滔天巨浪的形成及传播过程。两个或更多的小浪在强大水流的带动下向前行进,与此同时,它们遭遇了逆风的强烈抵抗,进而在瞬间联合并放大为一个单个的巨浪。一旦形成,波浪的结构便会使自身保持稳定,并向一个方向集中能量。这使得巨浪能够在被粉碎前传播数公里的距离。 浙里是畲乡-两岸一家亲 乡村民族风2018“三月三”两岸(苍南)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